史学双璧 一代文史巨匠司马迁是如何炼成的?

admin天气2023-12-15 16:19:27570

1、一代文史巨匠司马迁是如何炼成的?

说起司马迁,人们心中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史记》——这本伟大的史学著作,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更是司马迁呕心沥血、忍辱负重数年的思想结精。这本史学巨作,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形成了一种以人为本历史观念,更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在史学界一鸣惊人,独具风骚,成为此后历朝历代的编史者们自觉仿效的通例。

因为有了《史记》,才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记载、使命和历史规范,所以,司马迁的《史记》至今都是世界上罕见的、有史可循的、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那么,做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一个有如此才情之人,他是如何炼成的呢?

纵观大史学家司马迁的一生作为,至少有以下几种人生轨迹与生活磨练:

1、出身书香之家

小时候的司马迁,是很幸运的。他出生在一个出身书香之家,父亲司马谈曾是京师的太史令,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于是司马迁小的时候,聪敏好学,经常跟在父亲的身边读书识字。在父亲的指导之下,在10岁的时候,司马迁便已经可以自己阅读诵习一些古文著作了,像《左传》、《国语》、《尚书》、《系本》等,都是他在小时候就已经熟记的书籍。

2、漫游于大江南北的名人古迹

长大后的司马迁,又成了一个旅行爱好者。大概在二十岁的时候,父亲司马谈,便指示司马迁遍访祖国的河山,去搜集一些遗闻古事。古代文学史上凡有大成就之人,莫不是东奔西走,历经人间沧桑,才积累有成的。于是青年时代的司马迁,就开始离家外出,到全国各地漫游的,从而一个人走遍大江南北。于是,他先是探访了韩信故地,访问屈原自沉的汨罗江,登九嶷山;还拜访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地方,以及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他还不远万里,赴山东曲阜,参观孔子的遗迹;之后,又到了河南淮阳,访春申君故地;以及临淄的齐国都城,滕州的孟尝君封地;最后又去了河南开封,探看战国时的期魏国首都……然后,又返回西京长安。

在历史长河的那一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一个人疾步行走在历史的多个遗迹之间,孜孜不倦地追寻先人的踪迹,以自己独有的眼光去审阅的一个个曾经辉煌过的事迹,并在心中默默地将它们编写为文化典籍。

3、多次随汉武帝出行四方

几年之后,司马迁全国游历归来,又多次侍从大汉天子——汉武帝四处出巡:

一、约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开始,他先随到了汉武帝到了陕西凤翔,还有山西的夏县、万荣,河南荥阳、洛阳等;之后,同年里又去了陕西陇县,甘肃清水,宁夏固原,回陕西淳化甘泉山的地方。

二、在二十五岁那年,他随汉武帝,又出使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像四川、云南等一些地方。

三、在二十六岁那年,刚从西南回来之后,汉武帝又命他随之出巡山东泰山、河北昌黎、河北卢龙、内蒙古五原等一些地方,这一去又是将近一年的时间。

四、到了二十七岁那年,他又随汉武帝到了山东的莱州,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去了河南濮阳。

五、到了二十八岁那年,汉武帝给司马迁升职,任命他为太史令。但同时还要他伴驾出巡,于是这一年他又随从汉武帝来了到陕西凤翔,宁夏固原,河北涿州,河北蔚县等地,之后他们又去了湖南宁远,安徽潜山,湖北黄梅以及安徽的枞阳;最后还去了山东胶南,并且又到了泰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青年时代的这些旅途与路程:几乎走遍了当时的条件所能够抵达的一切地方及所有名胜古迹。那么,正是由于这种游历带来的见识,给他带来了深刻的思想感悟,使他对历史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判断与认识,那么早年时阅读的大量典籍,慢慢的沉淀下来,与见识与经验相结合之后,便形成了一页页闪闪发光的,瑰丽篇章。

此后,司马迁开始了自己的史学著作。但是,著作刚开始撰写不久,司马迁的人生就跨进了极不吉利的时期——天汉二年,也就是他三十七岁那年——发生了令他悲惨一生的故事……

但是,不得不惊叹司马迁是一个身残志坚之人,大概是在四十六岁那年,约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他完成自己的杰作:一本凝聚着他血与泪的、也包含了他的一生的理想与才情的旷世之作——《史记》诞生了。

但是,《史记》里写了那么多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司马迁却没有给自己的故事结尾。《史记》成功完成之后,司马迁就没有任何消息了,他到底活了多久,又是怎么逝世的……没有人知道。

但他在世的时候,却留下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那么,在他心中,真正重于泰山的便是《 史记 》。他在蒙受奇耻大辱之后,以自己沉重的屈辱来换取民族应有的尊严,就是为了要缔造和承载这种人生的重量。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推进中国文化进程的人非司马迁莫属,他以自己失性的躯体、以自己不屈的尊严,来呼唤大地刚健的雄风,来证明一个人“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存在价值。

史学双璧 一代文史巨匠司马迁是如何炼成的?

2、二十四史中为什么把《史记》和《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璧”?

题目不严谨。因为二十四史中并无《资治通鉴》。

之所以将《史记》和《资治通鉴》称为史学双壁,自然是由于其质量和地位决定的。

两本书都有开创之功。《史记》是纪传体的开山之作,由此位列二十四史第一史。其实它跟其余二十三部史书是不一样的,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是通史,其余都是断代史。另外,《史记》的文笔是极美的,司马迁不仅是卓越的史学家,还是第一流的文学家。所以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唐代,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目的就是达到《史记》的水平。可以这样说,论散文的功底,司马迁在灿若星河的文学家中,就算不是第一,至少是前三名!

至于《资治通鉴》,那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一直写到赵宋建立,把1300余年的历史按年代梳理的清清楚楚。书的水平如何,只要看看谁喜欢就明白啦,曾国藩日记中写到他每天读一章通鉴,即使在与太平军激烈战争的日子里从不间断。毛泽东一生读了十七遍该书,还不能说明问题?

《资治通鉴》不仅是卓越的史书,也是第一流的人生教科书。作者用冷冰冰的史实告诉你,怎样做就成功,怎样做一定失败!即使是普通人,认真品味的话也可以从中受益良多!

值得一提的是两部大书的作者还是本家,都姓司马,所以有史学两司马之说。

这两部书本人都买了中华书局版的竖排繁体,都读过两遍,所以壮着胆子写下以上的文字。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史学双璧 一代文史巨匠司马迁是如何炼成的?

3、《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是什么?

在中国的史书中,《资治通鉴》和《史记》被称为“史学双璧”,绝对的龙头老大,不论你是研究历史,还是爱好历史,这两本都是必读书。

正是因为这两本书名气大,所以,有的人就买下整套的精装版,放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摆的整整齐齐的,不为别的,要的就是一种“文化气质”。

但是,你要知道,《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本书,也是有“气质”的。

什么样的人适合看《资治通鉴》,什么样的人适合看《史记》,这是有讲究的,别弄错了,到时候气质没上来,反而成别人的笑柄了。

《史记》,成书于西汉时期,作者是司马迁,记载了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到西汉时期汉武帝太初四年,3000年的历史,全书一共52万6千5百字。

《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时期,作者是司马光,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后周显德六年,1362年的历史,全书一共300多万字。

下面,我们就详细来说一下,这两本书的区别。

第一:出发点不同

《史记》是一本“民间著作”,别看司马迁是汉武帝的“太史令”,这本书,和他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司马迁的“个人作品”。

而且,这本书,是在司马迁死后,才由他的外孙子杨挥公开出版,最早的名字叫《太史公书》。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原本就是汉朝的太史令,从小教授司马迁《左传》、《国语》等内容。

有一年,汉武帝到泰山封禅,作为太史令的司马谈,本应该全权负责并参与。但是,很不巧,他生病了,没能去成,这成了他心中的一块心病,不久就去世了。

临终前,司马谈告诉儿子:“我们家祖上就是周朝的太史令,写历史,是我们家祖传的事业,但是,由于战乱,很多历史典籍都被毁灭了,我们作为太史,如果不能把历史全部记录下来,就太遗憾了”。

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之后,意气风发,决定重新制定历法,抛弃沿用于秦朝的《颛顼历》,这事儿,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他公孙卿、壶遂、司马迁、侍郎尊等人一起讨论制定《汉历》。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改变了司马迁一生的命运。

汉朝大将李陵,奉命率领五千起兵攻击匈奴,结果中了埋伏,最后投降了匈奴,汉武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司马迁就替李陵辩解说:“李陵为人忠孝,他只有五千人马,不敌匈奴大军,一定是他诈降,他肯定会想办法逃回来的”。

汉武帝姑且信了司马迁一回,派公孙敖去接李陵回来,没想到,遭到了李陵的拒绝,他是彻底投靠匈奴了,公孙敖回来添油加醋的一说,汉武帝气的把李陵全家都给斩了。

这下司马迁尴尬了,他为李陵辩解,有了通敌的嫌疑,汉武帝虽然绕了他一命,但是却对他实施了“宫刑”,这对男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太史令是没办法再干了,司马迁就回到老家,开始闭门著书,用了14年的时间,才写成了这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出发点就是为了将历史进行一个完整的梳理,为后人留下一个可以参考的“史学资料”。

《资治通鉴》是一本“官方著作”,由司马光担任总编,带领三名责任编辑刘恕、刘攽、范祖禹一起完成的,宋神宗看完后,觉得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定名为《资治通鉴》。

一开始,司马光只是写了战国和秦朝的历史,就是《资治通鉴》中的《周纪》和《秦纪》,起名叫《通志》,宋英宗看完觉得很好,就鼓励他继续编撰下去,给他弄了个办公室“崇文院”,配备了三个助手,朝廷拨出“专项资金”为司马光服务。

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司马光又用15的时间,完成了从汉朝到五代十国之间的历史,最终定名为《资治通鉴》。

既然是朝廷出钱,那么,司马光就要为朝廷服务。

因此,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主要选取了历史中的政治,军事,民族变迁等,辅之以经济,文化,民俗等历史。

司马光是要通过这本书,为帝王们讲透历史的兴衰,王朝的更替,权谋的运用,以此,更好的巩固皇权的统治。

因此,《资治通鉴》是一本最好的“官场教科书”!

第二:两者的体裁不同

《史记》采用的是纪传体,按照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分门别类的写,相当于“人物传记”,一个人物,单独一篇来介绍他的生平事迹。

《史记》总共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本纪,主要记载的是历代帝王,比如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等。

世家,主要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和汉朝的诸侯,勋贵们,比如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等。

列传,主要记载的一些重要的臣子,谋士的生平,比如苏秦列传,张仪列传,吕不韦列传,李斯列传等。

表,主要是司马迁对某段历史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比如三代世表,事儿诸侯年表,六国年表。

书,主要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礼,乐,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

受《史记》的影响,后来的历代史书,都采用了“纪传体”的写法,而史记,也成了“史书鼻祖”。

《资治通鉴》采用的是“编年体”,就是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从前到后,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儿,起因经过结果等等。

其中包括《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从这个分类中,我么可以看出来,司马光是有很强的“正统思想”的。

像秦汉隋唐这种大一统王朝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对于乱世,如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如何确立主线,就看出司马光的政治倾向了。

比如,对于三国这段历史,司马光是以“曹魏”为正统,因此有了《魏纪》,南北朝时期,则选取了“南朝”作为正统,五代十国时期,选取了“五代”为正统。

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但是已经失传了,我们能看到的,最接近春秋内容的就是《左传》。

《春秋》记载的内容非常简单,但是,也是最忠实于历史事实的,不掺杂任何史官的观点,感情,《左传》其实已经变味,他是对春秋的解读,里面有作者的个人理解。

《资治通鉴》那更是一道“大餐”,经过司马光精心的加工,调和,他把历史上的事件,进行认真的分析,提取出一些“治国安邦”的理论,供宋神宗学习和借鉴。

因此,《资治通鉴》是历代帝王的案头书,必读书!

第三:两者的内容来源不同

《史记》,记载的是从上古时期的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中间有3000年的跨度。

由于秦始皇烧毁了六国史书,秦末战乱,项羽一把火烧了秦王宫殿,因此,到汉初的时候,司马迁能看到的史书,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像《左传》,《国语》这种书,在秦始皇时期,都是要被焚毁的,是一些民间文人,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些书藏到墙里,地下,坟里,到汉朝建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司马迁写史记,主要的就是《左传》、《国语》,另外就是大量的民间传说。

比如周以前的,黄帝,尧舜禹,夏商,这些内容,都是司马迁走访民间,从一些老人口中听来的,他回来后又加工整理,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史实"。

另外,关于烽火戏诸侯,到底是真是假,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多方面印证了,这个事儿,不靠谱。

以前,我一直以为烽火戏诸侯,仅仅是一个故事,可能是某个戏曲里演的,但是,直到我看了史记以后,才发现,这个事儿,居然是史记记载的。

还有褒姒的身份,是一个宫女触碰了龙的唾液,“无夫而孕”,生下一个女婴,扔到了野外,被卖桑狐弓的夫妇收养了,取名叫“褒姒“,后来送给了周幽王。

这种类似于民间故事的传闻,在史记里有很多,估计司马迁也不会想到,他的《太史公书》会被捧到如此高的地位,所以,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那么多的顾忌,反正是自己写着玩,爱谁谁!

如果说,《史记》就像是一个“野孩子”的话,那《资治通鉴》就是一个标准的“贵公子”。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手边有大量的史书可以参考,《汉书》、《三国志》、《唐书》等等。

除了十七部史书外,司马光还参考了其他杂史100多部,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通过不同的史料进行相互的印证。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

横跨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其中隋唐五代的历史,占据了40%。

历史上的一些盛世,比如“贞观之治”,都是司马光写的重点,因为他要从这些历史中,提取出宝贵的经验,供统治者参考。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史记》类似于现在的“自媒体’,内容庞杂又很随意,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资治通鉴》类似于现在的“官媒”,一言一行,都要讲政治,讲大局。

如果你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读一读史记,资治通鉴都没有问题,如果你是一个“体制内”的人,希望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那么可以看看资治通鉴。

对了,如果想提升下办公室的“文化气质”,一定要弄一套《资治通鉴》,绝对“逼格”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