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 为什么人们称杜甫诗圣称李白诗仙,有什么依据呢?

admin天气2023-12-09 05:29:271710

1、为什么人们称杜甫诗圣称李白诗仙,有什么依据呢?

盛唐诗歌的两座高峰,莫过于“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了。

但是,作为两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仙”一“圣”到底有何区别呢?为什么李白不能是“诗圣”,杜甫不能是“诗仙”呢?

这就涉及到“仙”与“圣”在文化领域里的具体内涵差异了。

李白“诗仙”之名,来自于贺知章

说起这个贺知章,估计人们对他的印象也就是《咏柳》和《回乡偶书》这样儿时经常诵读的名作了,但对这个人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贺知章和李白、杜甫一样,也有一个称号,叫做“诗狂”,因为他的作品没有流传太多,所以现代人能读到他的作品也很少。

但是,他在当时可是威名赫赫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文坛执牛耳者。

“吴中四士”、“饮中八仙”、“仙宗十友”等等称号,和王维、张若虚、陈子昂、李白、孟浩然等等大家并列,贺知章也是这一个圈子里的人物,并且年岁还是较长的。

据《本事诗》记载,李白当时还是一个青年人,刚刚出道,从川蜀来到长安中原一带。有人说是他去拜访了一下诗坛前辈贺知章,也有说是贺知章听说过李白之名,主动来探望他。

当时李白小有名气,但绝对没有像之后那么出名。

贺知章问他,有没有近期创作的诗歌,想要欣赏一下,于是李白就把刚写不久的《蜀道难》呈了上去。

贺知章读罢之后,惊叹异常,称赞再四,称李白为“谪仙”。

不论具体情况如何,这两个人是坐在一起喝了一顿酒,还闹出了一个“金龟换酒”的佳话。

一个名望卓著的诗坛前辈,和一个刚刚出道的文学青年坐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引人关注的事,更别说还有这样一个高评价,李白一下子天下闻名。

其实贺知章没有说李白的诗歌风格如何有“仙气”,只是认为他的才华只有仙人才有,既然在凡尘之中,那自然就是天上“谪仙”了。

“诗仙”这一称呼本来是和作品风格无关的,只是称赞李白的才华。

但是又因为李白的诗歌作品确实“俊逸潇洒”、“汪洋恣意”,别人根本模仿不来,就像天上的仙人一样,不可捉摸,只能膜拜。

所以,“诗仙”这一称号也就名副其实了,并且从一句夸赞之语衍变成为了和作品风格息息相关的一个称呼。

杜甫“诗圣”,这个“圣”字大有讲究

在古代,“圣”这一称呼是不会随意冠名的,尤其是在正统文坛之上,在“言志载道”的诗文领域里,这是一种莫大的殊荣。

李白虽然名为“诗仙”,但毕竟离普通人太远,影响有限,但杜甫的“诗圣”,就是在整个社会中有着极为崇高地位的象征。

古代有一种“圣人”情结。

在儒家成为正统之前,尧舜禹等上古贤君被称为“圣人”,道家等学说更是直接认为圣人是参透了天地至理的存在。

这一传统有一个说法,叫做: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而儒家成为正统之后,“圣”这一称呼更是和黎民苍生联系起来的,比如儒家有“五圣”:

至圣孔子;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复圣颜回;宗圣曾子。

这个“圣”在儒家看来,是至高无上的称谓,而杜甫被称作“诗圣”。

杜甫“诗圣”的名头不是唐朝就有的,但至少在中唐时期,杜甫和李白就已经并称了。

比如韩愈有《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杜甫“诗圣”这一称呼的正式确立其实要在明代。

有一个叫做陈献章的文人,是明代心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位陪祀孔庙的大儒。

陈献章在《随笔》里写过这样一句话:

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后来操翰者,二妙少能兼。

自此之后,杜甫“诗圣”之名就正式确立了。

但需要清楚的是,虽然这一名号是后来确立的,但杜甫作为“诗圣”的实质是一直存在的,这也和其诗歌风格特色有关。

杜甫的诗歌很少有快意的作品,即使是其早年所作也不像青年之语,“沉郁顿挫”是其公认的风格,这也与其心系天下苍生的情怀有关。

即使是在战乱四起、朝不保夕的关口,他依然保持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虑在其诗歌里更是随处可见。

杜甫作品的质量虽然非常高,但不像李白那样不可模仿,他只是将自己一腔热血用诗歌表达出来而已,所以就给后世那些有着同样理想的人一种思路,一种可能。不论两者相隔多少年,都更能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鸣。

这和儒家思想对于底层社会的关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诗言志”的传统在杜甫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还是事关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远大志向。

这样的情怀是一种“圣人”情怀。

所以,杜甫的“诗圣”称号并不是其作品质量之高,也不是其写作技巧之好,而是其诗歌中无时无刻不流露出的那种悲悯情怀,让人感动,并且为之震撼。

杜甫不像李白那么潇洒,他活得非常沉重。

有这样一个说法,唐诗之中有两对“李杜”,杜甫被称为“老杜”,杜牧被称为“小杜”,李商隐被称为“小李”,那么为什么没有“老李”呢?

有一个绝妙的回答:

因为杜甫未曾年轻,而李白从未老去。

从后世诗人的倾向来看,李白是“谪仙”,但距离人间太远;而杜甫,真正担得起“诗中圣贤”。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诗圣 为什么人们称杜甫诗圣称李白诗仙,有什么依据呢?

2、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谁呢?

这个问题应该不复杂,题主言及的这几个圣人,都是素常我们能通过具体事件感悟到的,感觉就在我们身边。

其实,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德化中,能称得上圣人的远不止题主例举的这几位,其他的称圣者也是在其擅长的领域独到专擅,实为鼻祖一级的引领性人物。

回到题主问,书圣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毕生心力以字迹见长,留下了很多令人高山仰止的旷世墨宝。比如他自己撰写、书丹的《兰亭集序》,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一幅书法作品,被后世推崇备至,尊其为史上行书第一。

他的其他书法作品,同样俊逸挺拔、风流潇洒,同样得到了举世公认。比如《快雪时晴帖》《丧乱贴》《二谢帖》《奉橘帖》《七月贴》《得示帖》《行穰帖》《姨母帖》《远宦帖》等等等等,一口气可以说出很多,哪一幅哪一件都足以震撼心灵,诱惑眼球,使人留恋驻足,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河,奔流狂泄,百川归海。

画圣,则是唐代的吴道子。吴道子初学书法,追随张旭、贺知章的墨迹,后来改学绘画,尽得画中三味,独创了一种绘画形态,使人的衣服褶皱看起来随风而动,衣袂飘飘,故此有“吴带当风”的美誉。

吴道子和当时的其他三位并称四绝——吴道子的画作,张旭的书法,裴旻的剑术,公孙大娘子的剑器舞。

后人评价吴道子的画作为“惟吴道子天纵其能,独步当世,可齐踪于陆(探微)、顾(虎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评价他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

吴道子著名的画作有:《天王送子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等。

诗圣,则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个诗人,是和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并列的另一位伟大诗人,他叫杜甫,字子美,生于盛唐,流于乱世,卒于舟楫。他的诗被后世称为诗史或史诗,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写与映照。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虽然身怀济世之才,但始终不为所用,只是做到左拾遗的小官,终被明主所弃,漂泊当世,居无定所,后来被友人接济度日,仍免不了小儿子被饿死的命运。这让他愈加感到辛苦一生如风飘絮似雨打萍,总是在流离飘荡中寻求寄身之寓,却最后客死在一条四处漏风的破船上,一代诗圣就此终结,走完了悲惨又壮阔的一生。

杜诗一直是后世学习的楷模诗章。老杜历经盛唐,又遭战乱荼毒,其诗风愈发沉郁顿挫、质朴平实,却不乏清新亮丽、胸胆风张之作,毕生追求字词凝练、洗丽,尤在锻铸词意方面独树一帜,后世评价他的诗作千金不易一字,固若金汤。

李杜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很多诗章成为唐诗的压卷之作。比如他的律诗、绝句,都堪称一世之雄,难有匹敌,千古传诵。其代表作可以如数家珍的说出一长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三吏》《三别》《望岳》《春望》《春夜喜雨》《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等等等,杜甫用诗章把自己举到了巅峰的高度,难以企及,雄峙巅顶。

这三位圣人只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德化过程中的几个代表,其他文化领域的圣者也是明光烛照,辉煌灿烂。比如我们大家都津津乐道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宗圣曾子,武圣孙子,兵圣韩信,谋圣张良,史圣司马迁,赋圣司马相如,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乐圣李龟年,文圣欧阳修,词圣苏子,酒圣杜康,茶圣陆羽,曲圣关汉卿……

照此罗列下去,还会有很多可以称圣的人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读友们,可以网上搜一搜,绝对会令你大开眼界,茅塞顿开,甚至醍醐灌顶,顶礼膜拜。图片来自网络

诗圣 为什么人们称杜甫诗圣称李白诗仙,有什么依据呢?

3、哪位诗人被称为“诗圣”?

诗圣指的当然是我们伟大的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的诗词多么的华丽炫目,名句佳作多么的朗朗上口 ,音律多么的平仄押韵,而是他特有的圣人般的高尚品质。

杜甫一生仕途不顺,颠沛流离,四处漂泊,却始终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他生于盛世,却活在乱世,是一个朝代从盛转衰的历史见证者。

他没有沉溺于抱怨命运的不公,当朝者的不明,而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和才华充当了历史的记录者。

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极多,很多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巨作。不管是从内容,题材,风格,还是言语造句用词上,他作品的成就和高度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写得好诗歌的诗人很多,但是跟他一样,心胸博爱,关注民心的诗人却是罕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胸怀也只有他这样的圣人才会拥有。

在我们熟悉的作品中,不管是他的“三吏”还是”三使“都是现实主义的记载,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不息,普通的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社会现实,堪称“史诗”。就算是自己身处困境,郁郁不得志,心中依然心系百姓,关心着广大的穷苦人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壮志得酬之时,也可以看到百姓过上安乐平稳的幸福生活。

他的诗歌语言朴实,风格沉郁稳重,抑扬顿挫,反映社会的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但却独具一格,极显功力,无法模仿也无法超越,加上他关心劳动人民的人间疾苦,忧国忧民的高尚品格,所以被后人称为“诗圣”也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