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几月几号 元旦,哪些国家过这个节日?

admin天气2023-12-14 11:24:27750

1、元旦,哪些国家过这个节日?

除非阿拉伯国家、地区的按照他们历法所欢庆的新年,并不叫做“元旦”?题面问的是“元旦”,又不是“春节”……如果阿拉伯国家的新年真的不叫“元旦”这个名字的话……说明中国移动问的这个问题还真是挺有水准啊!

元旦是几月几号 元旦,哪些国家过这个节日?

2、元旦是怎么成为节日的?元旦就只是1月1日吗?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每年公历的1月1日,人们称它为“元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汉语里,“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元旦节的来历 在历法上,人们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1周为1年。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致。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武帝时,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因为他们多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但也有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历法传统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的不同,因而他们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样,这也使得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更显民族的特色了。元旦是全世界人民传统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头一天。元旦是合成词,拆开来讲,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在中国,元旦这一名称,都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据《史记》载: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国把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公历1月1日叫新年,不称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又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阴历的祖先埃及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作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为元旦;犹太人把秋分作为元旦;而寒带的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把第一次下雨作为元旦。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制定儒略历,开始时他把冬至作为元旦。但是,人们坚持要把朔日作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天

元旦是几月几号 元旦,哪些国家过这个节日?

3、元旦和春节在同一天会在什么时候?

元旦和春节同一天,如果“公历”和“中国农历”不做更改的话,是不可能有这一天了。

而上述更该的可能性,又几乎没有——答案就是这样。

为何“公历”的“元旦”,和“中国农历”的“春节”不可能相遇呢?

因为这是两个“历法”系统的开年之日;而这两个“历法”系统开年的根据不同。

公历每年的1月1日,中国叫“元旦”。这一天的确定,与古罗马的凯撒皇帝实行的新历法有关。

古罗马原来实行的是“阴历”历法。凯撒在亲征取得泽拉战役胜利后回到罗马城,接受亚历山大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改历”方案,于公元前45年实行。这个以凯撒“族名”命名的历法,被称为“儒略历”(“儒略”,现代一般译为“尤里乌斯”)。

“儒略历”是阳历,根据太阳的一个回归周期“纪年”,一年的长度为365又1/4日。

实际上,“儒略历”在不短时间内并未真正实行。之后被逐渐接受,据说与天主教的影响,特别是耶稣的影响越来越大有关——耶稣诞生,为西方的“圣诞节”,是每年的12月25日。而耶稣是犹太人,按照其习俗,男婴儿出生后8天行割礼——这一天,恰好是1月日。

于是,耶稣诞生那年,成为“公元”起始年;诞生后的第8日,成为新年的1月1日。

中国农历自古就是“阴阳合历”——以太阳一个回归周期“纪年”,以月亮一个“朔望”周期“纪月”,两相融合一年含十二个月,是远远早于殷商的先民就使用的历法。

这还要说到中国古历中的“建正”。所谓“建正”,就是以哪个月作为“岁首”。

甲骨卜辞证明,殷商一年只分“春秋”两季,不及冬夏,以每年“秋分”之后的第二个月为新一年的“岁首”。所以,古代曾有“建子”“建丑”“建寅”等等以一年中不同月份做“岁首”的记载。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逐渐各自实行不同的立法,但有一点比较相同,就是大多以“建寅”作为“岁首”了。

“建子”,是以“冬至”所在的那个月的“朔日”作为“月首”。“建寅”,则是以“立春”所在的那个月的“朔日”作为“月首”。一直到现在仍在使用的“时宪历”仍然如此。

这样算来,中国农历的“春节”,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距离“冬至”,大约已经过去了四十五天左右。换句话说,中国的“春节”,一般都在“大寒”之后,“雨水”之前。

因此,其与“冬至”之后,“小寒”之前的公历“元旦”,就无论如何碰不上面了。

再补充几句。

索西琴尼的“儒略历”,比起早他一百年的司马迁的《甲子历术篇》,精确度差了不少。至16世纪,其日期偏差已到10天左右。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不得不把日历推回到公元325年重新算起。于是,1582这一年中就少了10天。此次改革后的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