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浣熊 台风一般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admin天气2023-12-15 15:09:272100

1、台风一般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8月23日,今年第13号台风“天鸽”升级至强台风,并直扑广东,给华南等地带来狂风暴雨,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台风红色预警。根据预报,“天鸽”将成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历史上台风破坏力到底有多强?一组图看看史上大名鼎鼎的台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最强台风: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登陆的台风。图为2014年07月19日,海南省海口市。市区内被倒灌的海水淹没的停车场。

最强台风: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登陆的台风。2014年07月18日,广东省湛江市, 随着“威马逊”台风的即将到来,和安镇,徐闻县工作人员冒着狂风暴雨将留守在船上的渔民转移到安全地带。

KUU266最强台风: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登陆的台风。图为2014年07月19日,海南省海口市,超强台风“威马逊”袭海南,海口街头一片狼藉景象。

最强台风: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登陆的台风。图为2014年07月18日,海南省海口市。下午5点左右,超强台风过境,一位骑电动车的市民被台风吹得寸步难行。

登陆次数最多的台风:2014年台风“凤凰”,四次登陆。图为2014年9月22日,上海外滩观光平台,一名游客趟过一滩积水,宛如“舞步”。当日,第16号台风“凤凰”逼近上海,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登陆次数最多的台风:2014年台风“凤凰”,四次登陆。当地时间2014年9月20日,菲律宾马尼拉郊区,每次和女友“办事”坚持的時间都很短,疲软芜力,无法施展娚人雄风,找第三段文字开头的潍欣-台风“凤凰”登陆菲律宾北部地区,马尼拉及周边省份发生洪灾。台风引发的暴雨导致首都马尼拉大面积淹水,学校和政府部门被迫关闭,金融市场也暂停交易。

过程降水量最大的台风: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图为2009年8月12日,莫拉克台风带来的豪雨造成高雄县甲仙乡的小林村遭土石流全部冲走,前往小林村的道路也中断让救援更加困难,救难人员翻山越岭挺进灾区。

过程降水量最大的台风: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图为2009年8月11日,高雄县甲仙乡通往小林村的道路中断,断桥处满是漂流木。

过程降水量最大的台风: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图为2009年8月7日,受“莫拉克”外围风圈半径影响,福建晋江沿海开始掀起大浪,有的浪高10数米。

过程降水量最大的台风: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图为2009年8月7日,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鹿头咀,在台风“莫拉克”影响下,狂风掀起数十米的巨浪阵阵拍打着堤坝,声势吓人。

登陆我国最早的台风:2008年台风“浣熊”是登陆我国最早的台风。图为2008年4月19日,受台风“浣熊”影响,深圳市遭遇了暴雨至特大暴雨天气。图为市民的雨伞被折断。

登陆我国最早的台风:2008年台风“浣熊”是登陆我国最早的台风。图为2008年4月19日上午,第一号台风“浣熊”移向粤西沿海,阳江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马路边的行道树被吹倒。

台风浣熊 台风一般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2、今年第三号台风要生成了吗,会不会登陆中国?

2018年西北太平洋的第三号台风,在北京时间2018年3月25日下午2点,正式被日本气象厅宣布生成。依照2018年台风的命名排序,第3号台风是「鲤鱼」(Jelawat),是由马来西亚命名的。

鲤鱼台风虽然是刚生成,未来路径的变化机会还很大,不过,依照美军、日本气象厅等的分析,这台风不会往台湾、大陆方向,最接近台湾的时间估计是3月29-30日,离台湾还有上千公里。就更不会接近大陆或登陆了。

台湾中央气象局指出,位于关岛附近海面的热低压在3月25日下午2点,增强为今年第3号台风「鲤鱼」,等级是轻度台风。预估台风前进路径将持续朝菲律宾东方海面移动,再转北转东北方向前进,对台湾不会造成直接影响,但东台湾附近海面未来几天恐会有长浪发生。

「鲤鱼」台风是是继1、2月各有一个台风生成后,2018年第3个台风。台风多数是夏天的天然气象状况,台湾气象专家吴德荣曾指出,1至3月都有台风的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在台风史上只发生过2次,分别在1965年跟2015年。历史上也从未发生过3月台风侵袭台湾、大陆的情况。因3月时台湾上空的导引气流仍被西风所控制,台风只能从低纬度穿过菲律宾并进入南海,或从菲律宾东方海面北转,再受西风导引转向东北。也就是春天即使有台风,也不会影响台湾或大陆。

在3月25日下午最新美国系集模式(GEFS)模拟的行径,鲤鱼台风会朝菲律宾前进,之后在菲律宾东方海面向北转再向东北回转,而其中离台湾最近的模拟路径,与台湾尚有一段距离,离大陆就更远了。其他单位(CWB、 ECMWF、CMC)的模式模拟也都有类似的结果,都离台湾或大陆很远。

*欢迎关注头条号、悟空问答号:台湾自由行。如果有任何关于去台湾旅游、自由行的问题,请在 悟空问答 提问,并指名邀请 台湾自由行 来回答!我们一定尽力给您最周全的答案!

台风浣熊 台风一般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3、台风是越刮越猛吗?

台风是在热带海洋上生成的、严重影响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热带海洋上,平均每年生成近百个台风。在全球不同海区生成的台风名称不一,如发生在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台风被称为飓风,本文为叙述方便,对台风不同的名称不再作具体区分,一律以台风指代。

在20世纪以前,由于既没有气象卫星、雷达,也没有飞机等现代化观测设备,如果台风不登陆,人们就很难观测到它。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象卫星的普遍使用,使得气象学家对全球热带海洋上生成的台风可以做到生成一个发现一个,绝无疏漏。同时,由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预报技术的进步,对台风移动路径的预报也越来越准确,如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预测,2001~2005年72小时平均预报误差比1996~2000年48小时的平均预报误差还要小。

台风异常活动多了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各大海区频繁出现异常的台风活动,这些异常使得人们对台风的活动难以用过去的规律掌握其变化情况。 2001年圣诞节之后,在新加坡以东、北纬1.5°的海洋上生成了台风“画眉”,它横过马六甲海峡和苏门答腊岛进入印度洋,是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影响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南部的台风,并且以北纬1.5°的生成纬度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接近赤道的台风。 不过,这个纪录很快在2004年被印度洋的另一个台风“阿格尼”打破,“阿格尼”的生成纬度竟然达到了北纬0.7°,并且一度越过赤道到达南纬0.5°的位置,成为当之无愧的最接近赤道的台风。

2004年,日本接连遭受了10次台风的侵袭。在通常情况下,每年在日本登陆的台风只有2~3个。

2004年3月,在从来没有台风形成的南大西洋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南大西洋台风。它生成后向西移动,袭击了巴西;最后,只好以台风袭击的巴西那个州的名字为它命名为“卡塔琳娜”。

2008年4月18日,0801号台风“浣熊”在我国海南文昌登陆。这比我国初台登陆时间的气候平均值早了两个月,也打破了4月份从来没有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历史纪录。 2009年8月上旬,台风“莫拉克”先后在台湾省花莲市和福建省霞浦县沿海登陆,给台湾和福建、浙江等地带来特大暴雨,其中台湾阿里山过程降水量高达3000毫米,创我国台风降水的最高纪录;福建、浙江等地多观测站日降水量均超过了当地8月日降水量历史极值。 一方面,是台风活动的异常频繁出现;另一方面,翻开全球各大海区的最强台风纪录,我们发现,除西北太平洋外,其他各个海区的最强台风几乎都出现在进入21世纪后。在北大西洋,2005年的台风“维尔玛”创下了最强台风的历史纪录。在南太平洋,2006年的台风“莫妮卡”同时创下南半球最强台风和登陆澳大利亚最强台风的历史纪录。在北印度洋,2007年的台风“古努”也以145节(1节=1.852千米/小时)的最大风速创下了最强台风的历史纪录。

除了频繁出现强度更大的台风外,近些年来,在一些海区,台风的生成数或登陆数也都比平均值偏多。如在北大西洋地区,从2004年到2008年,几乎每年的命名台风数都比常年平均值要高,有的年份甚至高出一倍还多。2009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台风仍十分活跃。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早在2008年底就预测,2009年北大西洋地区将出现14个命名台风(历史平均值是9.6个),但到2009年6月初,由于赤道太平洋出现了厄尔尼诺事件以及其他一些环境因子的变化,预测的命名台风数调整为11个,仍然在平均值之上。在西北太平洋地区,虽然预测的2009年台风生成数在历史平均值27个以下,但预测登陆中国的台风数在平均值7个以上。从实际情况来看,截至2009年8月25日,2009年两北太平洋共有10个台风编号,其中有6个台风(莲花、浪卡、苏迪罗、莫拉菲、天鹅和莫拉克)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登陆比例高达60%,其实,台风登陆我国比例的多年平均值仅为25%。

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吗

面对异常的台风活动及台风可能造成的严重损失,人们不禁要问:近年来台风活动是不是越来越强了,台风是不是越刮越猛了?什么原因导致了台风活动越来越强?这一切与全球变暖有关吗?

从理论分析来看,由于全球变暖导致了海表面温度升高,海表面温度升高是有利于台风生成的海洋环境条件,因此,台风的生成个数可能增加。同时,理论分析也可以推断,全球变暖导致的海表面温度升高也有利于台风的强度增强。一些计算机数值模拟的结果也显示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台风强度更强、降水率更高的结果。早在1998年,美国《科学》杂志上就发表了一项利用高分辨率区域台风预报模式探讨气候变暖对于局部地区台风强度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将西北太平洋海域变暖背景下的51个模拟台风与当前条件下的实际台风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未来在海洋表面温度上升2.2℃的条件下,模拟台风比实际台风的风速高3~7米/秒(增加了5%~12%),中心气压低了7~20百帕。近年来的其他一些研究也大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再从实际观测来看,有的科学家认为,目前北大西洋区域的强台风远比过去活跃,如在台风不活跃期的1975~1990年,只有17%的台风能够达到4级和5级强度,但在1990~2004年,这一数字高达35%,其中2003~2007年这5年的强台风比例更是高达41%,这还没有算上2008年的数据一一2008年北大西洋台风造成的损失在历史上排名第三,仅次于2005年和2004年。

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可以显著加强台风活动,他们的主要依据是:全球台风在过去30年内从总体上看有显著增强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与台风发生发展区域的海温升高趋势相吻合,全球热带海温升高似乎是唯一能解释过去30年来全球强台风在不同海域显著增加的原因。

因此,全球热带海温升高,不仅可以从理论上解释强台风增加的物理机制,大量的计算机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也表明,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随着热带海表面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台风可能会变得更强,风速更大,降水更多。

定论难下

当然,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式数值模拟的结果还需要观测资料的支持,如果理论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和观测资料的结果能够完美地结合起来,三者都能够达到统一,即理论分

析、计算机数值模拟和观测资料都支持某一结论,那么这利,结论可能就会更令人信服。不过,关于全球变暖对台风活动的影响而言,问题恰恰出现在观测资料的支持这一关键环节上,也使得我们对于全球变暖对台风活动的影响规律¨前仍然难以下一个定论。

首先,人类有完整的台风记录的年限并不长,依靠短时期的记录很难判定台风活动的增强是一种长期趋势还是本身的周期变化:其次,台风资料前后存在不连续的问题,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变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气象卫星的使用导致人们对台风的观测更为主动,但对于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记录,就难免有漏掉的。这里举个例子:在北大西洋地区的台风观测历史上,只有1933年观测到21个台风,1933年以来直到2005年,没有任何一个年份能够观测到21个以上的台风。但是,研究1933年的记录时必须注意,那个时代没有通过气象卫星、雷达、飞机等观测到的数据,这个记录是靠气象站的观测得米的。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1933年的记录显示,当年这21个台风的路径全部越过了西经60°经线,到达了比西经60°更偏西的地区。2005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命名台风数虽然多达27个,但如果去除台风路径中没有越过两经60°的,则只有21个台风的路径是达到西经60°以西地区的。因此,我们很难保证1933年在西经60°度以东就没有台风活动。另外,从对大西洋台风资料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在有卫星数据之前,大约有77%的台风是影响陆地的,但有卫星数据之后,大约只有58%的台风可以影响到陆地;这前后两个时期的资料存在一个系统的差别,平均来看,20雌纪60年代之前的记录中平均每年可能漏掉了3个左右的台风。

另外一个影响台风资料均一性的因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台风强度分析方法的变化。目前,世界各国在确定台风强度时,主要是根据静止气象卫星在红外和可见光波段观测的台风云型及其变化特征、利用美国科学家1972年研发的德沃夏克(Dvorak)技术来进行的。德沃夏克技术的原理是根据台风卫星云图的特征先确定台风现实强度指数(cI),再根据CI的大小确定台风中心的最低海平面气压。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对台风强度的判定使用的是别的方法,有的则是根据实测资料来确定。因此,20世纪70年代前后台风强度分析方法的不一致也影响到台风资料的连续性。

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资料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问题还远不止于此。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记录有多套资料,中国气象局、日本气象厅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各有一套自己的资料,在台风强度、台风路径甚至台风个数上这些资料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如2006年中国气象局曾对一个未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台风进行编号(0614号),因此2006年的台风个数在中国气象局的资料中就比日本气象厅的多一个。另外,台湾中央气象局和香港天文台也都有一套自己的台风记录;虽然都是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进行研究,但因为不同的研究人员使用的资料不同,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也就不很一致。

由于在台风的观测资料上存在的争议很大,这也直接影响到全球变暖与台风活动增强之间关系的可靠性分析。虽然有许多科学研究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仍有科学家相信,气候的周期变化在台风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北大西洋台风近十年来的活跃很可能其是萁周期性变化的一部分;就全球变暖对台风活动的影响来看,其机理也并没有完全弄清楚,并且由于早期的监测手段和台风强度确定技术的限制,台风资料也难以保证很好的均一化,因此目前很难得出全球变暖与台风活动增强间的因果关系。

另一个注解

2009年7月3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似乎为近年来北大西洋台风活动的增强提供了另一个解释得过去的原因。这项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在赤道中太平洋地区频繁发生海水增暖,海水增暖的位置位于东西经180°的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与传统的典型性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海水增暖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不同,这种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海水增暖我们可以戏称其为“非典型性厄尔尼诺事件”,正是这种“非典型性厄尔尼诺事件”的频繁出现使得北大西洋台风生成频数增多和登陆美国的台风个数增多。 过去的研究表明,在出现“典型性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份(即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水增暖出现在东太平洋),北大西洋地区的台风活动是减弱的,但是1990年以来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增暖却更多地出现在中太平洋而不是东太平洋,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增暖有利于北大西洋地区的台风活动加强。

至于为什么1990年以来会频繁出现赤道中太平洋地区的海水增暖,这项研究的作者也难以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这里只能推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表面温度升高以及海表面温度升高影响到热带地区大气运动形态的变化有可能是一个影响因子。

我们知道,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与热带地区大气上升运动(约克环流)的减弱有关,一般情况下约克环流的减弱会导致赤道东太平洋底层冷水上翻减弱,赤道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上升。2006年5月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热带太平洋上空的约克环流已经减弱了3.5%左右,预计到21世纪末还会再减弱10%。由于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变暖已经导致了海洋的海表面温度升高,根据物理学原理,海表面温度的升高会使大气的水汽含量增加,海表面温度每升高1℃则水汽含量增加7%左右。由于降水的因素取决子两点,一是水汽,二是上升运动,但实际上由于降水并没有显著增加,平均来看最多增加了不到2%,既然水汽增加的多,降水减少的少,那么上升运动就一定是减弱的,海表面温度每升高1℃,热带地区上升运动大约会减弱5%左右。因此,考虑到热带地区海表面温度升高0.5℃多的事实,从理论上推断热带地区上升运动大约会减弱3%左右;计算机模式的模拟结果和实际观测数据也都证明了这一理论推断。热带地区上升运动(约克环流)的减弱会不会导致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态发生变化,从而频繁出现“非典型性厄尔尼诺事件”。进而影响到台风的变化?这有待于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